如何做实帮扶工作,扶持村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咸宁市民政局贯彻落实巩固脱贫成果“四个不摘”“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责任机制,履行好驻村帮扶职责,在守牢防返贫致贫底线的基础上,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因户因人施策 落实帮扶措施
蛤蟆石村位于崇阳县天城镇西约4公里,版图面积1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居多,人口2142人,系建档立卡省级贫困村,该村2016年实现脱贫出列。
“脱贫摘帽不是最终目标,振兴乡村经济,让山区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是我们的追求。”去年以来,咸宁市民政局进驻该村,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局竭尽全力,扶持村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选派由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柱清同志任***书记兼队长入驻该村,两任党组书记、局长陈红卫和张志才同志先后多次到驻点村实地调研走访,并指导驻村工作。加强对驻点村的帮扶力度,先后投入资金28万余元。安排局机关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32户,因户因人施策,落实帮扶措施。针对该村有种养殖需求的脱贫户,邀请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的培训,让培训有用、管用。
该村四组养殖专业户夏昌龙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这几年我开始养殖能繁母猪和牲猪,每年出售小猪60头左右,出栏牲猪20头左右,不但使我脱贫而且走上了小康路,感谢党的好政策和帮扶干部的关心支持。”
融合产业发展 焕发蓬勃生机
如何结合村里实际,融合产业发展?该局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蛤蟆石村“乡村振兴工作计划”。包括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用性农畜鱼技术培训、开展情系留守儿童系列活动等。特别是1月20日,咸宁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和天城镇蛤蟆石村党支部还联合举办“情系留守 爱暖童心”公益行活动。还给他们赠送了书包、文具盒、水彩笔等学习用品,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切实解决了直接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问题,而且进一步激发驻村干部工作激情,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越地理条件和秀美的山水风光,吸引了大批自驾游游客前来田园采摘、休闲垂钓,开展户外活动。
扶持村级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该局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帮助农户打造农春园水果采摘基地300余亩;新屋冲大棚蔬菜合作社40余亩;水产养殖基地280余亩;生猪养殖基地6个,年出栏生猪8400头。积极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初见成效,脱贫户通过收取土地流转金和就地务工增加收入,促进脱贫户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收入,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30多万元。
“通过市民政局的大力扶持,有效地促进了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同时我们也大力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蛤蟆石村公用品牌,增加农业产业增加值,为村集体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陪同采访的该村村主任周思情说道。
如今,记者在该村采访看到,全村12个组,组组有特色产业,户户有稳定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多方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让山区人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志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