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9亿元,支持25个省份完成30万座散葬烈士墓的迁建,以及2000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工作。这是记者从民政部、财政部10日在京举行的全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推进视频会议上获悉的。
“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的政治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地民政部门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会上表示。
研制开发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即时更新和动态管理;逐村逐组走访调查,逐户上门征求烈属意见,做到不错、不漏、不重;认真调查每一座烈士墓、每一处纪念设施,详实采集数据,全部建立电子档案……自抢救保护工程部署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截至目前,民政部门已摸清了61万座散葬烈士墓、1.2万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基本情况。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制定了抢救保护总体规划和年度任务。各地民政部门制定了本地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了工程招标、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制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如江苏、上海已全部完成散葬烈士墓迁葬集中保护,山东、辽宁等地大部分散葬烈士墓已得到抢救保护。特别是四川省通江县,仅用半年时间,就将全县1.7万多座散葬烈士墓迁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集中保护。
“决不能因为资金问题而影响抢救工作。”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在会上表示,今后,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总体规划和投入需求,将纪念设施抢救保护补助资金和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针对少数地方存在实施方案不实、资金不落实、进度迟缓等问题,李立国表示,民政部将建立考评制度,定期通报各地进展情况,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提前完成任务的地方加大奖励力度。要加强监督管理,对工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下半年,民政部将对各地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把每个烈士纪念设施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当、环境协调的精品、亮点工程。”李立国说。(潘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