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去年至今,商业银行票据大案频发,风险持续暴露。继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天津银行先后曝出票据风险事件之后,宁波银行再曝32亿元票据风险事件。
昨日午间,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期宁波银行在开展票据业务检查过程中,发现深圳分行原员工违规办理票据业务,共涉及3笔业务,金额合计32亿元。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昨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银行所公告的票据案件只是农行票据案件的一体两面,在农行票据案里,宁波银行作为交易对手出现。宁波银行在公告中也称,目前该3笔票据业务已结清,银行没有损失。昨日,北京商报记者就此事件询问宁波银行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以公告为准。
早在今年1月22日,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爆发39.15亿元票据案件,一周之后,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发生9.69亿元票据无法兑付风险事件。4月,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一起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7.86亿元,以上几家银行均已立案侦查,对于侦查进展,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致电相关银行,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事实上,票据业务风波不断跟票据业务的激进发展有关。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63.2%。尤其是票据融资连续5个月增长,前5个月全国票据融资增加7302亿元,占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额的18%。曾刚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银行业出现如此多风险事件,主要是因为票据业务短期发展过快,但是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控手段并没有跟上发展步伐,导致票据中介盛行、违规操作频发。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今年票据风险不断,一方面跟银行票据管理存在漏洞有关,另一方面,今年经济下行,企业融资困难,欠账增加,导致铤而走险的人也增多。
在银行票据业务不断曝出风险事件之后,监管部门也加强了监管。今年5月,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号文),对票据中介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对非法票据中介活动进行治理。监管层要求银行在6月底全系统开展票据业务风险排查,并于7月15日前,将风险自查情况同时报送央行和银监会。而从6月底开始,银监会陆续公布了一批银行违规开展票据业务的处罚决定,其中恒丰银行杭州富阳支行、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和浙商银行因办理虚假票据业务分别被罚款40万元、20万元和85万元。昨日,银监会披露,工行岳阳分行也因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被罚20万元。
对于票据业务的监管和合规发展,曾刚表示,银行票据业务因其单笔金额较大,会引起比较大的关注,但风险还是远远低于信贷风险,是银行比较优质的资产类型。他提议,银行要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规范,相关管理制度要跟上发展节奏,对于一些违规的灰色业务类型予以限制,减少监管套利,让票据业务回归本源。今年以来,监管层也出台了很多文件,加大了排查力度,以后,类似的票据案件会越来越少。郭田勇也提到,纸质票据挪用风险大,央行正在研究构建无纸化的电子票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