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5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的这句话赢得众多网友点赞。
医保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2018年至2022年,医保年度总支出由1.78万亿元增长至2.46万亿元,切实发挥了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后顾之忧的作用。医保基金作为这一制度体系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关系到每一位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稳定、百姓福祉,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作为医保基金的监管方,“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绝不仅仅是国家医保局的一个表态。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始终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医疗保障首要任务,5年来处理违法违规的医药机构154.3万家次,追回医保基金771.3亿元,曝光典型案例24.5万件,彰显了看好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的决心和力量。
毋庸讳言,即便在监管的高压下,依旧有人想把黑手伸向百姓的“救命钱”,不规范使用基金问题仍然多发频发。一些定点医药机构通过挂床住院、违规收费、串换医药服务项目、过度诊疗等手段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有些甚至通过虚构医药服务项目、诱导虚假就医购药等手段恶意欺诈骗保。同时,变着法子占医保基金便宜,“一人刷卡、全家吃药”、冒名用卡、一人持多卡分散报销的情况在各地时有发生。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近年来,“点穴式”飞检有效破解了“同级监管”难题;专项整治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为,除去侵蚀群众“救命钱”的“病灶”;运用智能监控、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部门协作、用好技术手段,有效堵住了“跑冒滴漏”,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运行。
也要看到,如今医保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手段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仅靠医保部门单方面力量,很难发现这些“穿上隐身衣”的骗保行为。因此,需要构筑起全社会参与的监督防线,持续发挥社会监督对于打击违法违规问题的重要作用,切实织密基金监管网。
医保基金来源于参保人缴费和财政补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维持在95%以上。蚕食医保基金,损害的是每个参保人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说,坚决守住基金安全底线,不仅是医保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参保人的义务。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打击、曝光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守信意识,才能彻底断了违法违规医疗机构和不法分子钻空子的念头,让每一分每一毫医保基金都花在治病救人、增进民生福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