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8个月下降之后,我国吸收外资终于迎来了单月正增长。商务部19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2%。自2011年11月开始,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投资总量偏紧的影响,我国吸收外资一直持续单月负增长,仅在去年5月出现过一次0.05%的微增。
商务部数据显示,1至2月综合来看,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4.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5%。从资金来源来看,对FDI增长贡献突出的是来自欧盟的投资,1至2月,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2.14亿美元,同比增长34.01%。从国内来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84.49亿美元,同比增长5.49%,引资规模依然领先于制造业。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4.96亿美元,同比增长4.76%。
“吸收外资在连续8个月出现负增长之后出现首次正增长,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9日在例行发布会上点评说,尽管去年连续多个月出现下降,但在全球大背景下考察,中国吸收外资总体上还是呈平稳发展的态势。
联合国贸发会议最近一期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了18%,其中亚洲地区下降了9.5%,虽然中国也下降了3.7%,但是我国吸收外资仍然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对于今年吸收外资的形势,沈丹阳分析说,“仅凭2月份或是1、2月份的数据,还很难断定全年的形势是否好转。我们总体判断今年的外资形势还是一个平稳的态势,也就是说不太可能出现大起,也不会大落。”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跃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单月的数据不能说明问题,同时还有春节因素在内。不过,他认为总体趋势是谨慎乐观的,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都出现了复苏的苗头,中国的投资环境、产业转型升级、外资政策等都是向着积极的方向调整,因此未来的趋势必然是总体稳定和有所增长的。“增长率也不会很高,可能是个位数增长。”
王跃生认为,中西部地区和新兴产业都具有很强的外资吸引力。目前首先是要保持经济稳定,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政策稳定连续。此外,吸收利用外资的环境还要进一步完善,包括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方虹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劳动力优势依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仍在持续,以及近期政府机构调整、职能转变等都是利好FDI持续增长的因素。此外,FDI的结构会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一些变化,例如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从投资高回报的行业向未来具有高收益潜力的行业转移等。目前来看,一些新兴行业特别是战略型新兴产业,以及服务业,在吸收外资方面都具有很大潜力。对此,政府应该多在软环境改善上下功夫,包括简化行政程序、解决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称的问题等。
19日,商务部在全国商务系统印发《商务部关于2013年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2013年工作目标中明确指出,“在稳定利用外资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工作目标还包括:引导外商投资高附加值制造领域,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强化外商投资作为引进技术和智力的重要载体作用;促进东部地区吸收外资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化利用外资区域结构;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积极稳妥推进简政放权,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等。
“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引资国际竞争力”,被商务部列为今年引资工作的首要任务。指导意见提出,将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法律法规政策,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强化服务意识,健全企业投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
据了解,今年商务部将研究编制“中国外资指数”,并有望在今年首次发布,内容将包括城市外商投资环境指数、地方投资促进机构绩效评估和重点行业外商投资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