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扶持 > 补助资金 > 补助资金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古月  2016-08-02

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局长易纲在出席“2014年论坛”时表示,目前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接近成熟。

他说,国际危机证明存款保险制度起到了稳定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要积极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定,现已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接近成熟。

易纲表示,下一步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和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金融改革的重点将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加快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的开放。”易纲表示,金融对内和对外开放非常重要,过去三十年的一个基本经验是改革和开放推动了发展。在对内方面,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这样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对外方面,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地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的可兑换程度,要实行宏观审慎监管下资本流动的管理,加快推进和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我们知道金融市场是连通的,同时境内和境外的市场是优势互补的。”

“最近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很多企业认识到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境外和境内的资金成本也不一样。所以在这个当口上,我们加快对外的开放、加快金融市场的融合,更有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使得实体经济真正从开放中、从融资上得到实惠。”易纲说。

“第二,继续推进利率和的市场化。”易纲认为,大部分利率已经放开了,只剩下存款的上限最后的这一道关口。在汇率方面,要稳步推进汇率的市场化,不断地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做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这样使得市场机制、汇率和利率更加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就是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第三,加快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易纲称,目前,银行、证券、保险的改革都在稳步地向前推进,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强化政策性职能的定位,补充资本金,并且健全资本约束机制。建立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深化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进一步发挥开发金融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建设符合中国特色、更好地为当前经济服务、可持续运营政策性金融机构,使得金融的功能更加健全和有效。

“第四,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易纲说,存款保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特别是通过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可以看到存款保险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它是金融安全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实际上我们现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工作在稳步地推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觉得已经接近成熟了。”易纲称。

“第五,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易纲表示,我国的金融体系总体上是稳健的,金融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但是也应看到,部分领域和地区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最近不良资产率也在上升,有些风险还在积累,有些平台进入了还债高峰,再加上我国的金融长期以来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

“实际上有一些个别、个案的违约和风险,这是正常的,金融是个大系统,它肯定是有风险的。我们说控制风险,并不是说要完全消灭任何风险,我们只是要管理风险、控制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这个底线,同时能够把风险限制在最小,这样一些小的局部的违约也有利于我们的市场和广大的参与者更加提高风险意识。”易纲表示。

易纲表示,要处理好个案和整体风险的关系。“完全有信心,因为总体风险是可控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完全有把握的。”

此外,易纲还表示,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任务。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金融改革在下一阶段要特别注重金融立法、执法和合同方面的建设。通过一个法律环境的健全,也必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业、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