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扶持 > 最新项目 > 最新项目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谨如  2017-02-06
  科技部启动了“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带动了LED照明的快速发展;不仅LED概念在资本市场染红根根阳线,相关企业亦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并购或扩产中。一年后,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于上月起开始对“十城万盏”试点城市的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研。
 
  虽然调研结果仍未出台,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当年以LED路灯起家的企业,即使没有倒闭,但路灯项目本身是亏损的。
 
  在日前由高工LED举行的“2010年LED照亮中国之旅——南京站研讨会”上,南京路灯管理处总工程师刘磊实指出了LED路灯推广的瓶颈:目前大功率LED灯具与高压钠灯相比,在道路照明中节能效果不明显;并且LED路灯属电子产品,寿命波动大,维护困难;技术瓶颈突破困难;经济回报性差。这些问题在各地的路灯项目中具有普遍性。“十城万盏”的推行可以说已经遇到一个槛。
 
  而在这种情况下,合同能源管理(以下简称EMC)的出现,使得LED照明市场有望从政府导向逐渐向市场行为转变,这似乎为“十城万盏”下一阶段的顺利推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十城万盏”缘何“叫座不叫好”
 
  去年四月,科技部批准21个城市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目的是以LED在市政照明的应用示范工程为载体,在一批基础好的城市,为全面推广半导体照明摸索经验。而这掀起了一阵LED风。很多没能入围***批试点的城市,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推广LED照明工程。
 
  一波“换灯”热潮中,很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纷纷上马LED生产线。“我们调查了国内40家LED路灯企业,其中近1/3的企业是在一年内开始生产LED路灯的。”高工LED CEO张小飞指出,“很多技术不过硬的企业凭关系拿到了项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去年21个试点城市总共安装了22.2万盏LED路灯;而LED路灯生产线的亏本率高达70%。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与企业盲目上项目相关,但更重要的是推行“十城万盏”的资金来源始终没有解决。南京路灯管理处总工程师刘磊实就为南京市算了一笔账。他指出,由于高光效大功率白光LED应用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高档外延芯片,质量较好的LED路灯价格居高不下,以南京目前城市照明设施量计算,若全部更换LED产品需要8-10亿。而在南京绿色照明工作的推动下,即使关闭南京市全部路灯以节约用电,也需要22-27年以后才能收回投资。
 
  一位不愿具名的LED企业代表坦言,科技部主要给政策但没有下发经费,仅靠地方财政去推广LED路灯的难度很大。“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拖欠LED企业项目款项的问题。”
 
  情况如此,为什么企业还要对“十城万盏”如此钟情?张小飞表示,“承担政府工程的利润还是偏高,现在基本价都在20-30元/瓦左右,如果用普通的芯片,整灯不追求高质量的话,成本可以做到一半,还有100%的利润。”他坦言,“这种项目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实力的公司看中这个市场的空间,还是会做。”
 
  EMC解决经费难题
 
  如今,国家扶持EMC政策的出台,或能助力“十城万盏”的顺利推行。所谓EMC,即“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节能服务产业的新模式。即专业节能技术服务公司接受客户(节能业主企业)委托,通过与客户签订能源服务合同,自带资金实施节能项目,为客户提供节能改善必需的设备、技术、资金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为客户节约下来的能源成本获得收益。这正是地方政府在推进LED照明“十城万盏”计划中所希望采用的新模式。
 
  而在LED照明“十城万盏”的实施中,EMC又分两种形式。其一是节约下来的能源收益以分期付款的形式直接返还给LED企业;但这种方式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张小飞表示,相对高压钠灯,LED路灯实际节能效果达到40%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假如用250瓦的LED路灯取代400瓦的高压钠灯,按照如今的电费水平来算,要8年以上才能回收成本,再加上后续的维修成本,这种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大的风险,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