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涉农金融机构就好比是扶持体力不济或身体有恙的“病人”,各扶持部门应站在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强身健体、提高涉农金融机构支持“三农”能力及增强其对经营风险抵抗能力的政治高度,加强部门联动与协作。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农信社、农商银行背负着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更需要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出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才能从根本上夯实涉农金融机构支农惠农基石,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可否认,经过认真梳理,近五年来上至中央政府各部门、下至地方政府对涉农金融机构扶持政策可谓逐年增加,总共不下几十项,涉及各个方面和每个环节,这些扶持政策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增强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支农实力,有效解决了农村资金短缺,提高了涉农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地方让涉农金融机构感到不如意:比如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没有消除,受到的掣肘依然较多;涉农金融机构在“三农”上存在的风险较多,信贷风险可控能力较差,经营盈利与亏损问题难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涉农金融机构进一步支持“三农”发展的潜能;涉农金融机构承担政策性支农信贷任务较重,国家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让涉农金融机构背负的各项包袱越来越重,有的甚至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靠自身积累的实力无法跳出经营困境;在经营发展与定位上面临两难选择,到底是完全服务并服务于政府对农村社会发展要求,将自身全面调整到纯农村经济扶持模式而全面承担政策性业务,还是走商业经营与政策性扶持双重经营之路?这些问题让涉农金融机构很感无奈,甚至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走出痛苦徘徊在十字路上的窘境。
导致涉农金融机构陷入当前这种苦闷经营状态原因在哪?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望”字上做功不细。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在出台扶持涉农金融机构政策上各自为政现象突出,缺乏统一协调;尤其没有认真看一看涉农金融机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真实困境;对涉农金融机构有可能显露或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未能进行及时提醒和督导,使涉农金融机构未能对自己在支持“三农”中的问题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使惠农政策效果被打折扣。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气色”没有观察到位,
在“望”字上欠功夫。这方面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出台的各种涉农金融机构扶持政策都存在零星分散倾向,无法集中“火力”突出解决一些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或弥补一些薄弱环境,使支持政策效果不明显。比如在减轻涉农金融机构税费负担上,财税部门虽然出台了减免税收优惠政策,但与央行在再贷款优惠利率及调减存款准备金上存在不相协调的问题,使财税政策发挥的减轻涉农金融机构负担与金融部门降低涉农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上不能相互融合,使政策扶持的作用难以发挥到最佳状态。
“闻”字上反映迟缓。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虽然出台了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但这些政策到底是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对症下药”和药到病除?各个政策扶持部门嗅觉不能、反映迟缓,导致政策出台与政策需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脱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涉农金融机构最需要政策扶持的“气息”感觉不灵,在“闻”字上欠火喉。
这具体表现在各个部门对涉农金融机构扶持政策出台之后,没有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机制,总以为各种扶持政策非常到位,效果很好,对涉农金融机构对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利益诉求不能及时了解,以至无法对扶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或漏洞进行及时修补,更无法根据涉农金融机构的要求对扶持政策效果进行整体综合评价,使扶持政策依然陷入“一头雾水”状态。比如在完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制度上,由于该政策按增量而不是存量,对涉农金融机构带来一定压力,因为涉农贷款不可能无止境地保持15%的增长比例,对不少涉农金融机构来说根本无法完成,也就不可能获得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涉农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尤其,对风险较大、成本较高的农户贷款的奖励力度不到位,更让涉农金融机构不愿涉及这方面的贷款。
“问”字上敷衍塞责。各个政策扶持部门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对涉农金融机构到底需要什么政策扶持、哪些扶持政策最有“疗效”,缺乏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致使一些扶持政策存在想当然或闭门造车的嫌疑,也导致不少扶持政策难以发挥作用或与现实脱节,发挥不了多大扶持作用,这就是通俗意义上说的“问”字上重视不够带来的后果。
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在一些政策出台之后,没有认真、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对扶持政策的漏洞或缺陷、效果或功效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以至扶持政策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或者有些扶持政策到底有没有作用?心中茫然。比如原来对银行机构进行合意贷款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规范金融机构“用好增量贷款”,如投放至新兴行业领域,促进新技术发展,同时要“盘活存量”;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支持,倒逼行业自我改革;且合意贷款不用交纳差别存款准备金,为适度新增贷款。但存在不论商业性银行或政策性银行机构,也无论城市银行还是涉农金融机构,都是“一刀切”;尤其合意贷款规模管得太死,不能与涉农金融机构实际贷款投资季节、客户实际需求相适应,导致一些涉农金融机构合意贷款规模与资金脱节,即有资金的时候没有规模,有规模的时候又没有资金,制约了“三农”信贷的有效投放。
“切”字上浮光掠影。政策扶持部门除了调查研究不够、掌握实际情况不准之外,更对扶持政策出台实施之后的效果反馈收集不及时、或根本就不收集;总抱着一种反正是出台了优惠扶持政策,只对不断出台扶持政策感兴趣,好大喜功,至于各个扶持政策是否有效则另当别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及时将收集上来的问题集中研究,再修订完善扶持政策措施,让扶持政策更接“地气”。如此,总使扶持政策处于闭目塞听状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在“切”字上玩花架子。这突出的表现是一些部门历年来总是热衷不断推出花样翻新的扶持政策,但至于这些扶持政策是否适合涉农金融机构的“胃口”,扶持的“菜谱”是否有助涉农金融“发育”良好,可能真正考虑的部门不多。
比如在建立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担保基金或坏账损失准备基金上,虽然建立了一些基本框架,但在基金落实上力度不够,不少地方政府陷入财力也只是口头上喊得响,实际没行动;加之这涉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较大,一些担保公司不愿提供担保,使涉农金融机构的贷款担保流于形式,无法发挥作用。再比如在涉农产业保险尤其是重大农业自然灾害保险上行动缓慢,也导致涉农金融机构在对一些重大农业项目贷款上投鼠忌器,裹足不前。
针对上述问题,各个出台扶持涉农金融机构政策的部门应重在“望、闻、问、切”上下足功夫:涉农金融机构之所以需要政策扶持,是因为涉农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中存在许多不足或困难,甚至本身还有可能拖着沉重的病躯。
因而,扶持涉农金融机构就好比是扶持体力不济或身体有恙的“病人”,各扶持部门应站在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强身健体、提高涉农金融机构支持“三农”能力及增强其对经营风险抵抗能力的政治高度,加强部门联动与协作,尽心让每项扶持政策都能切中涉农金融机构的脉搏,想涉农金融机构之所想,急涉农金融机构之所急;尤其应加强调查研究,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机制,真正了解涉农金融机构想什么、缺什么、最需要什么,使出台的所有扶持政策都能“接地气”,有力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中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