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丹丹
最近,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
《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相关***表示,这个《指南》是一个科学详细的参考,可以让老师和家长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遏制“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记者看到,《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对于5~6岁的孩子,《指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教育部表示,实施《指南》的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胜利幼儿园沈杭凯副园长就接触过不少“焦虑”家长。“对于六岁的孩子,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孩子学会十以内的加减,并应用熟练。在游戏中、生活中学会数学,也会运用到生活中。但有些家长存在误区,孩子如果在书面上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就觉得孩子很好很厉害,如果不会,就觉得没面子,很着急。我曾经看过某个小学对一年级新生做过入学调查,调查新生的认字情况,他们发现,到二年级,孩子们的识字水平基本相当,其实超前学习并没有太大意义。”
沈杭凯副园长表示,有这个《指南》,就可以给家长一个参考:“拔苗助长的教育很容易把家长的焦虑转移给孩子,死板的教育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对孩子发展很不利。”
晨晨今年9月上小学。去年6月,妈妈林女士就决定接下去一年不让晨晨读大班了,而改报了“学前班”。
“好几个朋友的小孩都去读过学前班,说进小学适应快,也比没上过的小孩成绩好。”上了半个多学期后,林女士发现,学前班的数学很难,学的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很多都是小学里的内容。
晨晨外婆很得意,逢人便夸晨晨聪明,把小学生都比下去。但林女士隐隐有些担心:“那么难,担心孩子很累。”
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幼儿园孩子的数学、英语、识字能力都堪比小学生。有些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小学化”,有些幼儿园并没有相关教学内容,望子成龙的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担心孩子读小学后跟不上,特别另找语数外培训班,提前学习。
在不少人眼里,孩子会认多少字、背多少单词、做几道数学题,成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但这样的标准到底有无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