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持项目】统优势技术领域发展的同时,更致力于颠覆性技术发展的结果。
四是建立军民结合的技术转化应用机制。颠覆性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一样,都要经历从实验室孵化到产业应用的成长过程。美国除了军方外,企业、高校也都开展了颠覆性技术相关的研究。军民互动、军工与企业互动、军事需求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颠覆性技术的培育和生产。例如,美国国防工业界于2004-2013年间组织召开了10届颠覆性技术年会,为军方和民用遴选识别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美国情报界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发布的两份报告,对到2025年和2030年可能出现的具有潜在颠覆性作用的民用或军民两用技术进行了预测。西点军校自2009年起开设了“颠覆性创新”课程,DARPA、海军研究办公室均对其进行了资助。美国等国家为推动颠覆性技术快速发挥作用,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为孵化颠覆性技术提供了基础环境。
石墨烯:无限可能的神奇材料
风口浪尖:颠覆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颠覆性技术的未来发展领域备受关注。一时间,各国对未来颠覆性技术发展领域潜力的预测层出不穷。例如,2009年,英国公布“国防技术计划”,提出了英国国防领域未来发展的重点技术,主要包括纳米技术、新兴量子技术、先进电子与光学材料、大功率技术、生物科学、未来计算技术、数据与信息技术、系统集成、自主技术、微电子技术等;2011年欧洲“未来前沿技术交流与展示会”上,欧盟委员会将石墨烯技术、人脑工程技术、零功率智能自主系统技术、伴侣型机器人技术、未来信息与通信加速器技术、个性化医疗信息技术,列为可能对未来信息与通信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6项前沿技术;2013年7月,俄罗斯国防部提出,重点研发定向能武器、地球物理武器、波能武器、基因武器、心理武器等新概念、新机理、新原理武器;2014年11月,美国《国家防务》杂志认为,激光通信、3D打印、新能源技术、新生物医学技术、自主无人系统、高超声速武器、全息训练技术等10项颠覆性技术,将对未来军事作战产生重要影响。
纵览世界主要军事大国所聚焦的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领域发展态势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是改变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颠覆性技术。如脑科学技术(脑机接口、类脑芯片)、自主系统技术(自主武器),使“意识作战”和“无人战争形态”成为可能;能源革命(替代能源)改变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用新型能源(核能、页岩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等替代。
二是促进武器装备或民用产品性能跨越提升的颠覆性技术。如超材料技术、石墨烯储能技术、原子陀螺惯性导航系统、量子科学、核热火箭动力、太赫兹、激光武器、高超声速武器等,作战装备体积小、性能强,“轻装上阵”。
三是变革武器装备或民用产品研制生产流程的颠覆性技术。如大数据、纳米制造、微细制造等微系统技术和3D、4D打印集成制造技术,有望改变传统产品研制生产流程,使后勤保障不发愁。还有一些具有潜在颠覆性影响的科学技术,如:新型材料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网络空间技术、无人自主系统技术、高超声速技术、定向能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都是开辟未来技术发展新格局的金钥匙。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颠覆性技术
近年来,颠覆性技术热潮席卷学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热潮的背后需要冷思考。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积累往往没有捷径可走,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实现跨越,但是不可以冒进。
要注重科学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其发展规律和生命周期,从分析预测、技术研发、技术转化、产品应用,任何一个步骤都需要反复实践和试验,而不是仅停留在强调技术本身。
要注重技术的循序渐进。每一项技术的创新到成熟,需要大量的人才积累、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过分强调技术跨越容易忽视技术积累的重要性,最终因根基不牢而地动山摇。
要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当前大多数科技水平较世界科技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开展颠覆性技术研究应当从中国科技水平和发展需求的现实国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否则容易陷入“技术竞赛”和“军备竞赛”陷阱,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和国家发展机遇。
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我军必须高度重视战略前沿技术发展,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主动,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我们要积极探索发展颠覆性技术,抢占科技创新先机,占领军事技术制高点,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发展颠覆性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敏锐捕捉潜在颠覆性技术动向,坚持军民融合的发展途径,加强作战理论与概念创新,创造良好颠覆性技术发展环境,推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