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8日-26日应邀对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四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在对拉美四国9天的访问中,总理领队的“超级推销团”又收获了哪些经贸成果?人民财经用关键数字为您直观地盘点一下。
“3×3模式”
北京时间5月21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了李克强总理在中巴工商界峰会闭幕式上的致辞《推动中巴合作升级引领中拉共同发展》。在致辞中,总理首次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3×3”新模式——
“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遵循市场规律,实行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围绕中拉合作项目,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
物流、电力、信息;企业、社会、政府;基金、信贷、保险,这“3×3”的九个关键单元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商贸合作体系,也成为此次总理拉美之行经贸合作方向的重要指针。
70余项合作文件
在智利当地时间5月25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圣地亚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题为《共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未来》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表示,在此访中,中国与四国分别达成了产能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了包括“两洋铁路”、“两洋隧道”在内的重大项目合作,共签署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文件70余项。
根据人民财经的梳理,在这70余项合作文件中,“两洋铁路”可谓是本次总理拉美之行颇受关注的项目,有媒体甚至把“两洋铁路”项目比作是拉美的“新丝路”。中国、巴西、秘鲁三国合作的“两洋铁路”始于巴西大西洋港口,经内陆地区终于秘鲁太平洋港口,总造价至少约为100亿美元。该铁路建成后,中国可扩大大豆、煤矿、铁矿石等原材料进口,巴西、阿根廷等国可通过太平洋港口打开中国等亚洲地区市场,大幅节省物流费用。
除了颇受关注的“两洋铁路”,中国和巴西两国还在产能、基础设施领域签署了35项合作文件,以及开展产能投资与合作的框架协议。其中,铁路、矿业、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投资合作是重点;
中国和哥伦比亚两国签署双边经贸、产能、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科技、农业、金融等领域12项合作文件。双方同意启动双边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和商谈避免双重征税协议;
秘鲁是首个与中国签订一揽子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包括“两洋铁路”在内,中秘两国还签署了双边产能、能源、矿业、基础设施建设,航天、医疗等领域10个合作文件和143.2亿美元贸易协议;
智利是总理此行的最后一站。中智双方签署了涉及政治、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双边合作协议。在经贸领域,两国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将在今年8月前探讨中智自贸协定升级的可能性。签署《关于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积极开展产能合作,扩大两国在矿业、农业、基础设施、能源、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合作,促进产业对接和融合。在金融合作领域,两国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与智利中央银行人民币/智利比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和《中国人民银行与智利中央银行关于人民币清算安排的谅解备忘录》。
300亿美元设立中拉产能合作共同基金
“产能合作”可能是本次李克强总理拉美四国之行经贸领域最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总理在巴西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的“3×3模式”,并提出设立中拉产能合作共同基金,提供300亿美元融资,支持中拉在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的项目合作等。
当前中拉产能合作恰逢其时,总理在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有性价比高的装备制造能力和集成技术,拉美有基础设施扩建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双方建立国际产能合作基金等平台,可把资金集中投向实体经济。合作中还可同美欧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相结合,带动拉美国家低成本、高起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升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产能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深化南北合作的新途径,不仅是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结合,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的结合,也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必将有力助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而300亿美元的中拉产能合作共同基金无疑将会为中国和拉美国家的产能合作提供金融方面的有利支撑。
500亿元人民币RQFII额度
本次拉美访问期间,中国和智利的金融合作取得新的突破。
中国人民银行25日与智利中央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智利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并授权中国建设银行智利分行担任智利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圣地亚哥成为拉美地区首个人民币清算行所在地。据悉,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20亿元人民币/22000亿智利比索,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双方还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智利,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
市场人士表示,相关协议的达成将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在拉美地区的使用空间,不仅方便中拉经贸往来,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座里程碑。未来,人民币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为世界经济稳定及复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