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苹果、三星等公司宣布,与中国银联和多家银行机构达成合作,包括Apple pay、Samsung Pay等支付服务,最快将于明年落地中国。一年多时间,苹果为何最后选择了银联?支付宝、微信红火一年之后,银联能否借苹果、三星等小伙伴上演逆袭?
中国资金管理网12月24日综合报道:移动支付“苹果”落地,但砸中的并非支付宝等互联网公司。
Apple Pay入华
去年底与支付宝“眉来眼去”悄无声息之后,苹果CEO提姆·库克12月18日在其中国官方微博上却贴出了一张绑定银联卡的Apple Pay界面图片,这也就意味着银联最终成为苹果入华合作伙伴。
这也是苹果首次公开披露Apple Pay落地中国进展。据库克介绍,将会与银联及15家中国银行合作提供服务。
不过苹果方面并未透露更多详细信息。去年9月份,苹果在iPhone 6和6S上首次推出了通过Touch ID确认交易的支付服务,并随后在美国上线,但国内一直无缘。
目前苹果中国方面,并未透露具体上线时间。不过Apple Pay合作方银联在一份声明中称,Apple Pay相关产品和技术严格遵循中国国家和金融行业移动支付标准,“并将按照中国监管部门要求完成相关检测和认证,之后正式向中国地区的银联卡持卡人开放此项服务。”
银联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除了苹果,银联还会与三星等合作,具体技术和解决方案实现上,各家会稍有不同,但大概分工基本一致,银联作为卡组织,首先会起到转接清算的角色,与此同时,在线下支付场景上,也会为Apple Pay、Samsung Pay等服务落地,在受理终端改造上,提供相应支持。
据该人士透露,目前银联线下受理终端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剩下工作就是做相应线下人员培训等,这些终端将都可以支持银联的移动支付业务“云闪付”,Apple Pay、Samsung Pay也是整个云闪付一部分。
此前与Apple Pay高调传出绯闻的支付宝,则没有正面回应,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采取了颇为官方的说辞,称“欢迎更多全球科技企业,进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
不过有支付宝内部人士坦言,与苹果是否合作不好说,但未来肯定还是会有所竞争,“某种意义上,两者都是一个壳,后面接的都是银行通道,只不过支付宝有更多增值服务。”
银联的反击
随着Apple Pay入华,一度沉寂的NFC ,又燃起了希望,而NFC则是银联力推路线。
“NFC此前比较火热,但多年来一直推行不畅。最大问题就在于,产业链条过长。”一名熟悉移动支付的人士告诉记者,NFC至少涉及芯片、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银行、银联等多个参与方,所以利益纠葛一直是各方都比较头疼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说人多力量大、好办事,但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大家都参与了服务集成,每个人都有自己投入,也都希望有自己利益体现,到底谁来主导呢?”
赛迪顾问分析师门长晖告诉记者,线下支付领域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银联、运营商推动的NFC,另一个则是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扫码、声波支付方式。“支付宝、微信现在势头迅猛,银联本来在线下有优势,但现在也很被动,甚至有边缘化趋势。”
在门长晖看来,Apple Pay与支付宝有竞争关系,“双方很多地方有重复,即便合作,也只是外面又加了一层”;与此同时,Apple Pay如果要落地中国,又需要线下POS机受理终端支持,如果自己去铺,就需要很多时间和资金成本,“银联目前在线下POS机网络非常广泛,可以帮助苹果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NFC技术和标准上,两者也都比较接近。”
而对于银联来说,借助苹果、三星或许有望收复失地。
前述支付宝内部人士则认为,支付宝此前也尝试了很多种方式来推线下支付,最后还是通过APP带动扫码方式,比较顺畅,“用户有APP,线下有现成扫码枪,不需要其他投入和介入”,但对于苹果、三星来说,只能通过NFC切入方式,“从APP层面来讲,支付宝和微信已经拥有亿级规模活跃用户量,苹果、三星并没有竞争优势,不可能再去推一个APP”。
目前苹果和三星都还没有披露具体服务内容。门长晖认为,短期之内,苹果和三星支付服务进入中国,应该不会做资金池,“这会受到牌照、政策限制”,更多还是作为一个倒流、支付入口,尤其是两家在高端市场,都拥有很高影响力,就看苹果和三星方面怎么与银联和金融机构利益分成了。
“以线下为例,受理终端流行一个7∶2∶1费率分成原则,苹果进入之后,肯定会参与相应利益分成,这也是各方博弈焦点。”门长晖表示。
战场早已变脸
虽然新玩家不断涌入,但移动支付已经变天。
“现在说移动支付,已经不是一个性感的话题了。”一名支付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移动支付平台来说,不管是支付宝还是微信,都已经不是单纯支付概念,“互联网厂商布局里,支付现在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打通其他环节,对于商户而言,支付之外的金融、数据营销、年轻化等,也是大家越来越看重的地方。”
截至目前,两大平台基本上已经垄断了移动支付市场。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和QQ钱包)占据89.1%的份额,其中支付宝69.9%,财付通19.2%。
实际上,随着生活服务电商、O2O等业态兴起,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都越来越淡化自己的支付属性,支付宝移动端短暂升级为“支付宝钱包”后,从9.0版本开始,索性去掉了“钱包字样”。
支付宝内部人士也坦言,单纯依靠费率来挣钱,除非有非常大的规模,否则难以覆盖成本,“就像淘宝发展到今天,更多收入不是说来自技术服务费和佣金,而是广告增值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等,支付宝与线下、020结合,也是在向这样的商业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