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生物质能与“互联网+回收”模式
此次《计划》的作用和亮点是什么?
齐建国:此次《计划》是按照促进法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循环经济各项目标的年度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路线图。总体上看,此次《计划》是以往各年工作的继续,是长期战略中的阶段性工作推进计划,与国家总体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五年计划是一脉相承的,保持了思路和政策的连续性。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计划》突出了涉及循环经济工作的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相关单位,任务明确,分工明确, 有利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认为,此次《计划》有两个突出亮点。
***个亮点是,在加快构建循环型体系工作中,《计划》专门提出,“促进生物质能发展。制定《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出台成型燃料、成型设备、生物质锅炉、工程建设和锅炉排放等标准,实施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工程,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设120个大型先进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替代燃煤锅炉供热;在粮食主产区有序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鼓励对常规生物质发电实行热电联产改造,到2015年底热电联产机组容量超过100万千瓦。”这是针对我国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雾霾持续高频度发生的现实,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对雾霾产生的压力问题而提出的有效对策。我国已经承诺,要在2030年之前使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大力发展建立在碳循环基础之上的生物质能源应用,是减少碳排放,应对雾霾的重要举措。
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不仅可以部分替代煤炭和石油能源,还可以减轻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降低秸秆腐烂排放高温室效应的甲烷气体,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一举三得的重大循环经济路径。
第二个亮点是,在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工作中,针对废旧资源回收难的问题,提出了推动和引导回收模式创新,探索“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及路径,目标是积极支持智能回收、自动回收机等新型回收方式发展。鼓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 优化网点布局,实现线上回收线下物流的融合,搭建科学高效的逆向物流体系,推动企业自动化、精细化分拣技术装备升级。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和人口红利消失,以及经济增长速度下滑造成对再生资源需求增长放缓,再生资源价格大幅度下降,致使回收废弃物资源的经济效益大幅降低,废旧资源回收出现了新的困难,很多过去价格很高的废旧资源变成了“无价值”废弃物。针对这一新趋势,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区域性废旧资源回收新模式,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经济效益,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继续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
此次《计划》中,把循环经济要求贯穿到国家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对此您怎么看?
齐建国:在“大力推进园区和区域循环发展”方面,《计划》提出,要把循环经济要求贯穿到国家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为保证经济社会总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国家资源配置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布局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相配套,既是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优先发展区域的经济模式循环化转型的需要。
经过10年的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去重在经济存量的循环化改造和经济生活末端废旧物的循环利用,未来将逐步转向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量的循环化构建,因此,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加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中,对重点发展区域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划》提出,发展改革委、农业部、林业局要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何困难?如何克服?
齐建国:农业既是最需要循环化发展的重要领域,又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弱势领域。基于规模化、设施化、绿色化,与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集成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但是,总体上看,农业是投资效益相对较低的产业,投资回收期长,因此,投资短缺是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土地条件差、制度不完善,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制约,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问题,必须解决好。解决农业问题的头等大事是,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同时实现农产品产量增长,同时又要保证食品安全和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少用化肥农药的前提下实现农业土地单产的提高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因此,此次《计划》提出要不断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
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计划起草并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重点在京津冀等大气污染防治区、粮棉主产区等区域构建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到2015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发展,引导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粪污收集、储运、处理利用设施;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分散养殖粪污的回收处理体系。推动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原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开展废旧木材回收利用。
《计划》中特别提出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循环农业示范市、现代生态农业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林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产业园区)建设。这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化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
《计划》指出,要强化制度保障,您认为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完善?
齐建国:过去10年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证明,建立由法律法规和政策组成的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是循环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普适模式的根本。因此,此次《计划》提出了2015年着手起步的一系列制度建设计划。这些制度是在过去已经出台的制度体系基础上的完善和发展。
首先, 制定新的法规条例。包括研究制定《餐厨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条例》,明确餐饮企业、回收和利用主体的权利义务,严格执法,杜绝“地沟油”、“垃圾猪”; 研究起草《节约用水条例》,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方面的相关制度,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规范报废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研究出台《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名录及管理办法》,构建押金回收制度,提高价值低、难回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其次,健全标准和认证体系。标准是一种技术性制度,是保证循环经济规范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计划》提出要制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总体方案(2015~2020)》。制修订工业、服务业领域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和用水产品水效国家标准。继续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编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实施方案,探索循环经济标准示范工作。开展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固体废物分类及利用、水的分类使用、废气综合利用、能源梯级利用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制定。加强对循环经济相关领域的检验检测、建立认证评价服务体系,夯实质量评价技术基础,支撑循环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第三,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针对目前循环经济企业,特别是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面临的高税负等问题,《计划》提出要研究完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推进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相关领域技术改造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快研究绿色债券、市场化碳排放机制等正向激励的绿色金融政策。按照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要求,通过优化整合后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行业和城市循环经济技术模式研究与集成。支撑循环经济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目前的一些优惠政策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新的政策出台,有望为循环经济企业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