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的总理记者会,17个问题中,经济问题占了8个——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中国是否已进入通货紧缩?怎么看金融风险的累积?是否会出台新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
媒体抛出的问题几乎个个犀利。
那么,问得到位,答得又如何?
态度不多说了,还是熟悉的李氏风格——来者不拒,有问必答。
更重要的是,今年的记者会,透出大把积极的经济信号。
1、长期预期 当期信心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克强对于中国经济增速问题的判断。
总理给出的最新表态是:“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期信心。”
表态背后的积极信号很清晰——市场需要长期预期,但也需要当期信心。这就好比负重爬坡,应该减速换挡,但决不能失速溜车。
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如果市场有需要,政府该出手时就会出手。
为什么这么有底气?
用总理的话说:“这几年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2、守住风险底线 没有通货紧缩
经济增长的事儿可以宽心了。经济风险呢?
今天的记者会上,几家媒体都提到了风险问题——影子银行、地方债、通货紧缩——每个都是烫手山芋。
总理的回答务实、不虚,让人踏实。
回应金融风险,他坦承:“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经济还处于合理区间,还有比较高的储蓄率;地方政府性债务70%以上是投资性的,是有收益的。
但总理同时表明:“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
又是积极信号——金融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深化。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也正如李克强答问中透露的,今年会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这意味着,若改革得当,金融风险不仅可控,还能转危为机。
局部风险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全局问题总理也丝毫没有回避。
面对外媒提出的“中国是否成为全球通货紧缩的输出者”的尖锐提问,李克强给出了正面回答:“关于通货紧缩,国际上对这个提法有多种解释,比较一致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
他先拿数字说话——中国的物价总水平在1月份是正增长,2月份涨幅比1月份更高,“所以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
他又拿案例说话——去年,中国进口了3.1亿吨原油、9.3亿吨铁矿石和大量其他商品,“量是增的,但是价格下来了,这恰恰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所致”。
所以,为什么中国现在的物价总水平比较低?
总理直言:“你说叫‘输出者’,实际上我们是‘被通缩’。”
3、老房市 新网购
两个小时的记者会,释放的信号着实密集。
***个问题是房地产。面对《金融时报》记者关于中国政府是否会出台政策重振房市信心的提问,李克强给出了明确表态: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
总理强调:“政府要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保持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又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这里要注意,总理没有“一刀切”,而是讲究“要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
谈了老房市,还有新网购。李克强出人意料地给媒体“爆料”:我网购过,最近还买过几本书。并且他表示,“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
这个表态可不简单。
背后是中国经济增速的结构性变化。2014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高出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
服务业比重提高意味着啥,意味着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能够拉动的就业人数将远超以往。
这一招,不仅把经济减速对就业的冲击化于无形,还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与更长久的预期。
至于新业态是否会冲击实体?总理的回答“时髦”又深刻:“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4、送台商“定心丸” 谈中美“压舱石”
面对台湾媒体提出的台商在大陆遇到一些经营和发展困难的问题,总理送出一颗“定心丸”:“大陆将会继续维护台资企业和台商的合法权益,继续保持对他们的合理优惠政策。”
这同样是积极信号。
在回答中美关系问题时,李克强也着重谈到了正在推进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过去,中国对外商投资的管理采取的是全面审批制,而美国对外国投资的安全审查也让来自中国的企业头疼不已。
目前这个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最“牛”的地方则在于,它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一旦协定达成,中美的投资者都将迎来更加透明和更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李克强说,此举本身就是在打破合作“天花板”,虽然谈判会有个过程,“但它向中美、也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就是中美经贸关系会更加密切,这个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会更沉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