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 > 政府解读 > 政府解读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dhy  2016-08-02

  31日,国际机器人大会将在沈阳召开。环顾世界,中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跨国机器人巨头也正加紧布局中国市场。

机器人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的方向。那么,中国能否凭借机器人创造一个中国制造的新世纪?

1市场饱和?

从事高端产业 处在低端位置

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2014年,世界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7%,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5.6万台,猛增54%,市场销量连续第二年位居全球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建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有近40家;近两年间,几乎每天都会诞生一家机器人企业;相关制造企业总数从去年初的200余家,猛增至现在的800余家。

这样的速度与规模下,中国的机器人是否已经满为患?

数字显示,201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产量1.2万台,只占国内市场销量的20%。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国产机器人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够大。同时,国产高端机器人更少,基本被跨国巨头垄断。

在中国机器人市场中,技术含量更高的多关节机器人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组专家、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说,国产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换句话说,我们从事的是高端的产业,却处在低端的位置。

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产业——需要高技术、高人才、高投入,而国内不少企业却处在三低甚至三无阶段。在不掌握芯片、软件、控制系统等高端技术情况下,只能做点外壳和组装。做的只是机器,而不是机器人

2“智力比拼

在国际制造舞台上 突破腹背受敌之势

山东青岛海信集团近几年每年都投入23亿元打造智能工厂,到今年底机器人使用规模将达到上千台。在生产场地没有增加、工人数量下降的情况下,电视机产量由2011年的800万台增长到去年的1110万台,增长了39%。

随着国家对智能机器人行业的不断扶持,并借助主场优势,中国国产机器人产业近年来迅速成长。国产机器人已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25个行业大类、52个行业中类,范围涉及日用消费品、化工制品、材料、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等制造业领域。

除了应对人力成本上升和,机器人还可以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精度。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说,这可帮助中国制造摆脱周边国家低成本和发达国家高技术的挤压,突破腹背受敌之势,在订单拼抢上赢得新优势,打开新的上升通道。

过去拼体力,现在比智力,沈阳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说,机器人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最重要支撑,但订单的增减还只是表象,在国际工业制造的舞台上,我们实际要比拼的是企业智能制造的能力。

3替代人工?

智造与制造 将长期并存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的数据显示,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年均增速达30%,有些行业甚至达到60%。东莞、佛山相继出台机器换人鼓励措施,广东省政府提出到2017年对5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

业内人士介绍,在汽车和其他运输设备、电脑以及电子电气产品等已实现绝大部分自动化的制造业领域,约有85%的工作可由机器人代劳,特别是“3C”“3D”的岗位,将率先用机器人替代。“3C”指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信息家电业工作岗位,“3D”即枯燥、肮脏和危险的工作。

机器替代人工并不意味着原有岗位的工人必然面临失业。机器将人类从原有的繁重危险枯燥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后者可以进入到更有创造性的高层次工作中去。以装备制造业为例,人工从生产线上替换下来后,可以更多地去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售后服务、品牌运营等工作,实现中国制造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人们也有更多闲暇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大限度激发自身潜能。

当然,从国内实际看,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使用机器人的智造,与使用大量劳动力的制造将在较长时期内并存。人力资源专家曹晶荔说。

4追赶国外

政府、科研和企业 需要形成合力

全球范围内,美国提出重新回归制造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欧盟提出新工业革命,大力推进机器人、数字技术等新兴产业;日本、韩国也将机器人列为未来战略新兴技术,各自制定详细战略发展计划。

核心元器件、材料及制造工艺、还有系统设计、测试与验证。这三方面的不足,最终导致国产机器人在产品性能及可靠性方面与国外有差距。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王洪光说。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要迅速提升国产机器人自主创新水平,需要政府、科研部门和企业形成合力,需要人才和资金的积聚,更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赵杰介绍,与国外以企业为主体不同,在中国,机器人发明专利申请和研发主体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限制了成果的转化应用,最终也制约了技术创新。我国机器人技术方面成果转化率也就3%左右。机器人产业创新应该在国家层面进行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他说。

资金的集中、分配和使用政策也需要重新审视。要调动企业积极性,国家可多做减法少做加法,用减税代替项目补贴制。曲道奎说。他建议国家可以多建大的研发创新平台和测试检验平台,修好产业发展的大公路,让各个企业在统一的赛道上自由创新地奔跑。


推荐阅读
专栏评论
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 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详细]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