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 >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Apple  2018-01-11
  国家扶持项目网讯: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而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据了解,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将离大会上,共有7项农科成果获奖,其中“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一、“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
 
多项农科项目成果斩获“国家奖”
 
  破解水稻高产优质的密码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完成的项目“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挑战,李家洋团队综合运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作物育种学等方法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将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水稻高产优质的分子育种,育成了一系列优异水稻新品种。近年来,团队在水稻株型建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网络解析、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高产优质品种的分子选育、栽培稻的起源与驯化、水稻资源发掘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代表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从事水稻研究20多年,李家洋见证了中国水稻研究的蜕变,从水稻基因克隆技术体系的建立到分离鉴定出控制水稻分蘖的基因与控制茎秆强度的“脆秆”基因,再到中国参与“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并绘制完成了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我国的水稻研究在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领先世界,“在重要的农艺性状研究方面,在主要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方面,无论是规模上,深入程度上,或者发表论文的档次上,中国科学家都已走在前列。重要基因及其机理研究,不论是在产量、品质方面,还是在抗病虫、抗环境胁迫方面,现在基本上最主要的工作都是以中国科学家为主。”李家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向超级稻第五期攻关目标迈进
 
  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2000年他就已经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进步奖,近几年来,他领衔的团队几次刷新我国水稻的单产记录,2017年云南个旧市“超优千号”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1073.15公斤,连续3年突破了16吨/公顷(每亩1067公斤)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攻关目标;2017年,“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即用三亩地产出四亩地的产量)在项目实施的第十一个年头,终于实现了袁隆平2006年提出的“在湖南推广‘种三产四’面积1500万亩、相当于2000万亩所产粮食”的宏伟目标;目前“三一”工程(即用三分地养活一个人)试点亩产达到1200公斤。可以说团队的科研攻关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目前他的团队正探索从盐碱地和滩涂上“挤”出面积来种植“海水稻”。
 
  二、“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紧盯产业需求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升级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吴黎明研究员牵头完成的“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养蜂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养蜂大国,蜂产品生产与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长期存在生产效率低、传统加工技术落后、质量检测技术缺乏等科技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产品提档升级。
 
  针对上述问题,团队展开联合攻关,发明了蜂群多王群组建和春季健康繁殖技术,创建了蜂胶低温湿法超微粉碎技术、物理法抗结晶蜂蜜生产技术等产品高值化安全生产技术,发明了系列蜂产品品质识别和质量控制技术,实现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首先增强了蜜蜂本身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减少药物使用率,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安全性;其次,创建了蜂胶和蜂蜜高值化安全加工技术,在提升蜂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保证了其安全性;再次,发明了10种蜂产品品质评价技术,为实现优质蜂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成果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包括多王群饲养、早春蜂群繁殖、蜂产品真伪和品质评价技术等,变革了蜂群饲养和蜂产品生产、加工模式,促进了养蜂生产技术水准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提高了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为推动蜂产业健康发展,促进蜂产品安全高效生产、增值加工,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科技支撑。
 
  三、“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
 
  植物工厂颠覆传统农作方式
 
  中国农科院环发所杨其长研究员团队的“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杨其长团队率先提出植物光配方概念,创制出基于光配方的LED节能光源及其控制技术装备,显著提高光效。探明了PAR单色光、UV和FR对植物产量与品质形成的机制,提出了植物工厂主要作物光配方优化参数;创制出红蓝芯片组合与荧光粉激发两大类LED光源;研发出移动与聚焦LED光源及其调控技术装备,实现节能50.9%。研发出光效、能效与营养品质提升的多因子协同调控技术,集成创制出3个系列智能LED植物工厂成套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接受采访时,杨其长研究员说,“植物工厂是典型的现代农业高科技成果,是一种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的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由计算机对植物生育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这是我国设施农业在精准化、智能化上的发展方向。”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