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加值第八,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第五,这是广东农业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醒目坐标。虽然跻身上游,但当这组数据被置于广东在全国的“定位和率先”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时候,“三农”发展依然是短板。
近年来,广东农业这盘棋正在越下越大、越下越活、越下越稳。而在“十大工程、五大体系”现代农业建设的诸多抓手中,培优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始终被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与枢纽位置。为进一步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质增效,进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伴随着“5+1”全链条(延伸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完善组织链、优化资金链、强化安全链+政府服务链)建设战略的“形神兼备”,广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体系正在找到一根最新的梁椽。
“5+1”全链条的内涵是什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其政策推力如何有效转化为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进而激发广东现代农业新局的源源动力?前不久,专访了广东省省长朱小丹。
纵横比较定位发展目标
在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的时间序列中,2015是又一个承上启下之年。3年前,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发展目标的下限节点画在了“十二五规划”的句号上。而今,从数量上看,早在2013年,“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00家以上”的横杆就已经被轻松越过,至2014年底,全省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队伍规模也已逼近600家大关;从质量上看,超过35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并涌现出温氏集团、海大集团等一批业界翘楚。
“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效益提高、市场覆盖扩大、带动能力增强。”朱小丹将近年来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概括为这24个字。“我们常讲农业龙头企业有‘两个千万’,即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他说,尤为可喜的是,通过培育和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在“公司+基地+农户”传统样态基础上,广东农业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的联系纽带出现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理事会+农户”、“公司+家庭农场”等多元化形态。
纵向比较,广东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正在不断完成对自我的超越;横向比较,在对先进省份的奋力追赶中,对于广东来说,加快农业龙头企业成长步伐的任务仍然时不我待。朱小丹指出,一方面广东农业龙头企业自身发展不平衡,产业融合度还不够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也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相关政策还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绝不能丢掉“三农”这一头,绝不能放松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
产业融合呼唤龙头农企
对于产业整合,广东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如果说产业融合可以被视为农业产业链条向下游的一种“执着”延伸,那么这既与农业龙头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需求不谋而合,也与龙头农企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进程中责无旁贷的使命相映成趣,更与通过增强农业综合发展能力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互为表里。
“没有农业的转型升级,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朱小丹强调,推进转型升级,实施“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盘”,在这一背景下制定的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要针对制造业,更要始终关照到农业这个基础领域,“不能挂一漏万,三次产业都有转型升级的任务。”
“转型升级一个是调整结构,一个是转变发展方式,而调整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建设当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朱小丹说,农业龙头企业既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也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最直接的促进者,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者。
6根链条拧成政策合力
现在,距离广东确定的2018年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节点,只有3年多时间。作为现代农业这场“加速跑”的扛旗先锋,农业龙头企业的表现至关重要。而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成长的“营养清单”中,以产业融合为导向延伸产业链、以增强内功为目标打造创新链、以示范带动为要旨完善组织链、以破除瓶颈为重点优化资金链、以标准体系为抓手强化安全链、以优化环境为依托打造政府服务链,“5+1”全链条建设的宏阔格局在广东已经跃然纸上。
朱小丹说,延伸产业链,就是农业要从一产更多、更直接、更大规模地延伸到二产以至三产。“一要把一产做强,把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和适度规模经营上来,尤其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支撑作用;二要向二产延伸,最突出最紧迫的是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尤其是深加工和精加工,技改项目也要支持龙头农企;三要与三产连接,构建农产品流通的现代体系。”
谈到打造创新链,朱小丹说,农业龙头企业既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也要“巧借外力”。“广东在基因、育种等领域有优势,要把零散力量整合起来,变成协同作战的‘合成军’去抢占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制高点。”朱小丹指出,打造创新链,既要在技术研发的深度上下功夫,也要在技术普及的广度上做文章,“农民只有掌握先进适用技术,才能够配合龙头企业搞农业现代化。”
“组织链就是生产经营方式。”朱小丹说,简而言之,就是完善“公司+N+农户”的模式,“这个N可以是基地、理事会、农民合作社,但头和尾必须是公司和农户。”
谈到优化资金链,朱小丹表示,除了财政支农资金要持续给力并有的放矢之外,更要通过发展农村金融,引导商业银行、农信社、小额贷款公司、政府担保基金等主体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开挖更大“资金池”。“要研究建立农业现代化发展基金,即农字头的基金,还要想办法拓宽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打造更多农字号上市公司。”朱小丹说。
农产品质量事关舌尖上的安全,农业龙头企业是关键的一道屏障。朱小丹说:“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更多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农副产品安全标准建设,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构建信用体系和监管体系,这就是强化安全链的基本要求。”
如果说以上5根链条是催动农业龙头企业策马扬鞭的动力链、发展链,那么政府还要提供一条规划合理、政策科学、落实有力的服务链、保障链。朱小丹表示,除了领导重视、加强组织、完善机制、部门协作的总体要求之外,当务之急是认真制定“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并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同时,政府部门对农业龙头企业,要急其所急、解其所难,制定出台进一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实现‘5+1’的融合,最终形成支持农业现代化的主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