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在接受采访时说,传统文化在传播形式上要重视与其他文化创意行业的结合,增加传统文化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采访中,许钦松列举了今年大热的综艺节目《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例子。这些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节目,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对诗词的兴趣,可谓获得了市场口碑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双赢。其实近来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节目、影视剧“走红”的案例还有不少。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受到热捧,近来又掀起一股历史正剧热,《于成龙》等都广受好评。
这些彰显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蹿红,再次说明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群众基础,关键还是在于表现形式上,能否“与时俱进”。传播技术的迭代和流行文化的强势普及,一方面,令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另一方面,其实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意表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载体。正如有业内人士指出的,在文化产业异常繁荣的时代,更需传统文化的滋养。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过去经历过一个否定的过程,将之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置于流行文化的反面。但从来没有“无根”的流行文化。所谓流行文化,也不过是在对现代流行元素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与扬弃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特别是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比如像《花木兰》、《西游记》等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动漫,到底是传统文化,还是流行文化,其实已经不好判断。
需要厘清的一点是,传统文化在今天所遭遇的压力,并不是文化本身的危机,而主要是传播形式上的困境。立足这一点,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将之与流行文化元素和新技术相嫁接,就成为当下发展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传统文化在过去主要表现为文字、图片的传播方式,在当下的影像传播时代,若依然只限于过往的传播路径,就难免陷入“好酒还怕巷子深”的尴尬。这方面既需要传统文化人才的坚守,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意和眼光的文艺创作者,能够真正潜心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挖掘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资源。
适应新的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来助推传统文化的发展,其实也是对传统文化时代内核和边界的扩充。这亦要求在看待传统文化上,也要展现出应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比如,传统的七夕节与商业结合,只要把握好平衡,事实上也为七夕文化找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当然,传统文化的创意传播,也不必拘泥于常规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这些年不少城市的地铁站设计中,都嵌入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绘画、雕刻等元素,既赋予了现代化地铁以“复古风”,也有效展示了传统文化,就是典型代表。
根据传统文化改编的电影和动漫作品、具有中国风风格的流行音乐、植入传统中国画元素的时尚衍生品,由综艺节目到电影动漫再到网络游戏等等,这些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创意产品,其实已经共同形成了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播矩阵,也必将激励更多的创作者到传统文化中开辟新的诠释方式。但这个过程没有止境,传统文化如何搭上新的时代快车,焕发新的生机,仍有待文艺创作者的努力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作者: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