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 > 相关信息 > 相关信息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dhy  2016-08-10

近日,《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提出,现在影视作品有“重导演、宠明星、轻编剧”的现象,剧作家因此闭门造车多,他建议加大力度扶持编剧深入生活搞创作。事实上,在网络上网友们确实常有“宠明星、轻编剧”的现象,最近几部热播电视剧的编剧都因为故事创作、剧情改编、人物设定、细节考究等原因受到各方吐槽,但是,吐槽编剧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想过应该关注“原创”价值呢?

现象一:编剧不如明星受“宠”?

“好电影首先要靠好的原创故事”,近日,《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建议,要加大力度扶持编剧深入生活,写出好看的原创作品。他说:“一部好影片的诞生,首先掌握在原创即编剧手里。编剧不干,产业瘫痪。”他认为,现在是重导演、宠明星、轻编剧,剧作家因此闭门造车多,真情实感少,建议加大力度扶持编剧深入生活搞创作。确实,如今影视作品跟观众见面时,作品养眼好看的话,观众会大赞导演的功力、演员的表演……编剧呢?从最近几部热播剧来看,被吐槽最多的就是编剧!

不满“人设”,怪编剧

在热播剧《青丘狐传说》中,第一单元《阿绣》的人物设定就让编剧遭遇“脑洞开得太大”的批评。

剧中陈瑶饰演的花月不知情为何物,阿绣的出现让她感受到闺蜜的友情,刘子固的闯入让花月突然尝到爱情的滋味,三人之间发生情感纠缠。在此过程中,阿绣父亲的棒打鸳鸯让网友难以理解,刘子固同时爱上两个女人的“人设”也让网友接受不了。

对此,王莉芝编剧回应称:“阿绣是父亲的手心肉,却非子固心中的唯一。”她认为,《阿绣》留白式的剧情设置创造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旨在引导观众最终得出正面而具有教化意义的价值观。

不满改编,怪编剧

还有网友认为,电视剧改编跟原著差距甚大,这得怪编剧。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增添了小说里没有的男女主角童年偶遇桥段,而且小说里爱着纳兰容若的琳琅到了剧中恋上康熙,这样的“变心”对书迷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他们纷纷批评编剧“改动太大”。

《新萧十一郎》的观众则质疑剧中结局。萧十一郎与连城璧实力火并、沈璧君临终遗言的桥段备受质疑,不少观众直言:“编剧把结局改得太夸张了,我不相信深爱着萧十一郎的沈姑娘最后会说那样的话。”而编剧则解释说,观众们对大结局有争议是因为没能读懂沈璧君的“真心”,“沈璧君临死前看见忘川谷中相似的夕阳,依稀记起小时候和萧十一郎并肩看夕阳的时光,继而记起了萧十一郎以及之前的所有美好。但此刻她已经来不及说出口了。萧十一郎从璧君口中简单的‘好美’二字已经了然一切,所以他神色中多了一抹悲怆的释然。”

不满细节,还是怪编剧

讲述明代著名女医成长史的《女医·明妃传》部分细节近日在网络上也引起热议,剧中蚯蚓、鸟粪等诸多“土方”被用于药物治疗中,“重口味医术”让网友质疑编剧的专业性。用蚯蚓、鸟屎、观音土治病,用鸡屎治霍乱、把土鳖虫捣碎治病……网友表示:“在编剧的笔下,女主角不仅是医学界的柯南,还精通各种医术,编剧到底够不够专业?”

编剧张巍表示创作是很谨慎的:“前后找了三个中医提供咨询,剧中所有的医案出处都是明以前的《朱丹溪医案》和《傅青主医案》两本书。我们所有的医理和方子在审片之前都经过浙江的一些中医专家审过,当时没有提出关于医理和药理方面有什么问题。”

现象二:网络作家抢了编剧饭碗?

近两年“IP热”在影视圈盛行,相对原创的风险,影视制作方似乎更愿意选择已经拥有一定名气的网络小说进行改编。但是,网络小说怎么改?不少网络作家为了自己作品的高还原度而选择自己改,当他们也参与编剧之后,是否相当于抢了编剧的饭碗?

在改编自己作品并搬上银幕的作家里,目前为止郭敬明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他的《小时代》系列虽然口碑两极,却在票房上具有很大优势。随后,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了改编的队伍中——电视剧《甄嬛传》由原著作者流潋紫编剧,《琅琊榜》也请来小说作者海宴执笔。如今,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原作者辛夷坞也在完成自己第十部作品《我们》之后选择转型,从作家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编剧,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从事剧本创作的原因是出于对自己作品的重视:“我既尊重文学作品影视化后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也希望自己的作品影视化后依然是原有的审美、取向和风格。”

但是,作家们也承认“隔行如隔山”,电影剧本改编和小说创作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创作者要采取不同的叙述方式,创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有差异。参与了自己的小说《应许之日》同名电影的编剧工作后,辛夷坞表示:“电影剧本语言是镜头语言,即便是书中的同一个段落,镜头语言是否合理、有可行性以及和前后其他镜头是否能够衔接,都是编剧需要考虑的,这和小说创作是两个专业的事。”《两生花》的编剧季炜铭也认为小说和编剧是两回事,小说是个人创作,受到的干扰比较少,创作空间很大,而影视作品是一个集体创作,会减少很多遐想空间:“把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这活儿真心不容易,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在主题为“IP改编VS编剧原创”的论坛上,唐人公司总裁蔡艺侬也表示,并不认同编剧饭碗被“抢”的观点,在她看来,电视剧一定是二次创作的产物,绝不是把一个原作品搬过去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变成影像,它需要提升、改编。

现象三:坚守原创还是注重改编?

有业内人士认为,IP改编与坚守原创似乎成为编剧需要面对的两难选择,这其中有市场的原因。如今,不少影视制作公司将目光盯着热门IP,这些作品有一定的人气积累,“改编”的消息都能引起巨大反响,这对影视作品的传播来说已经是成功的开始。相对来说,原创作品则有一定的风险,观众能不能接受新的故事和人物设定,要等到作品跟观众见面的时候才能揭晓。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观众对原创也有一种宽容,相对编剧因为IP改编不符合期望而遭到的板砖,原创编剧的压力要小得多。

《寻龙诀》的编剧张家鲁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对编剧来说,改编其实比原创要轻松。比如,他写《狄仁杰》用了七八年,改编电影《风声》只花了九个月。对于有IP是否还需要编剧的争论,张家鲁表示,IP是最近一年半出现的热词,因为资本介入,IP水涨船高,也让编剧有压力。投资方认为IP是票房保证,是营销上的宣传点,而IP让原创剧本的空间变小,编剧是有一点“被按着脑袋往前走”的感觉。

在业内论坛上,一向坚持原创的郭靖宇表示,IP改编和编剧原创之间的矛盾可能只是“没好好写”,“过往所有有知名度的、大家对它有一定信任的题材,都可以算是大IP,我从小看的电视剧都是从IP改编的,怎么今天突然出现IP改编和原创编剧的矛盾呢?有矛盾只能说很多应该原创的编剧没好好写”!著名导演郑晓龙则认为,IP改编虽然相对容易,但改编得很烂也不能用:“改编现在变得特别重要,是因为能给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前景,比较容易;原创剧比较难,比较辛苦。资本现在容易看到改编剧的结果,它有原来的东西,而原创剧没有。对我来说,能不能改好和我原创一个剧本能不能搞好是一样的,如果本来很有基础的东西,你改编得很烂,也不能用。”

推荐阅读
专栏评论
关昭:港人支持政府捍 【国家扶持项目】本来,以海牙仲裁庭这样一...[详细]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