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陈敏《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28日 04版)
7月14日,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八所干部学院之一,华西干部学院正式成立。江苏华西村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再次成为全国典型,华西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党性教育实践基地。
党员联户,唠家常中通达民意
7月18日晚7点30分,在党员联户第58组组长瞿全兴家的客厅里,13户村民正开展党员联户小组学习。说是学习,但更多的是“拉家常”式的交流,村民们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合适的人上合适的岗,不再狭隘地把别人当成‘打工仔’,而是要有智慧地把他们变成‘合伙人’!”刚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的90后吴飞,非常欣赏2016年华西村改革的理念,“这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工作起来也更有盼头”。
年过五旬的村民吴富兴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对改革认识的转变:“原来,我总觉得这些改革会对华西孩子的工作机会带来冲击,后来仔细想了想,倒逼孩子们尽早形成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对华西村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利的。改革会带来阵痛,但不改革就会落后!”
这是华西村党员联户工作的一个缩影。据华西村党委副书记缪华介绍,2013年起,华西村精选97名骨干党员担任联户小组长,每个小组长联系8~10户村民,通过走访、小组学习形式向村民传达党的政策、倾听村民诉求,再通过每月5日全村经济例会、6日村民大会、20日联户小组长会议,全村970户村民被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全村范围的“上情下达,下情上递”。
下乡锻炼,重温老一辈艰辛创业史
顶着炎炎烈日,从没干过农活的华西青年们***次卷起裤腿、下田插秧;***次顿顿吃荞麦、睡低矮的破房子;***次在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的夏夜,“喂”着蚊子入睡。
6月初,华西村第四批赴贵州省穿洞村下乡锻炼的40位华西青年抵达穿洞,与当地村民结对入户,同吃同劳动。虽然环境艰苦,但他们没有抱怨、默默坚持。
“华西老党员告诉我们,这就是六七十年前的华西村。”华西青年李迁告诉记者,华西也曾落后贫穷,是老书记带着村民苦干实干8年,把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地改造成了400多块能排能灌的大田。又去城里学习,回来“摸着石头”办起了工厂,一步一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才有了今天的“天下***村”。
“华西的艰辛创业史听了无数遍,直到自己体验过后才真正理解。”从一名南京大学毕业生到华西海洋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龙晋在大学没入党,却在华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于2006年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目标是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在两三年内把华西村海洋工程的船队建设成从运输到安装、维护,再到拆卸的一个具有整套解决方案的大型规模船队”。
“忆苦思甜,倍感今日生活之幸福;设身处地,才懂当年创业之艰苦。”三年间,华西村已将150余名华西青年送到贵州穿洞村“吃苦”锻炼、树立信仰。
时时创新,处处“开花”
“党强则村强,党兴则村兴。”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表示,华西村抓党建没有“淡季旺季”,而是几十年的“一贯制”,党建工作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
为什么要探索实施“党员联户制度”?吴协恩坦言,吴仁宝老书记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和个人魅力,老百姓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讲,而自己在这方面跟老书记存在差距。通过这个制度,能更好地倾听来自老百姓的声音、拉近党群关系,“而且,讨论完村里的大事,大家拉拉家常,有些邻里矛盾在无形中也消融了”。
为什么要让华西青年去穿洞“吃苦”?吴协恩表示,华西青年就是华西的未来,与老一辈华西人不同,这些80后、90后没有经历过贫穷也没有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去穿洞村锻炼,就是为了让他们重温老一辈华西人的艰苦创业历程,树立信仰、忆苦思甜,‘守好’华西家业”。
如今,华西村党建时时创新,处处“开花”。随着华西经济的发展,企业建到了省外甚至国外,华西村便建立了“流动支部”“驻外支部”,保证驻外党员“不脱档”“不掉队”;为了适应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华西村组建了华西党员微信群、QQ群,保证随时随地联系……
正是始终坚持党建优先、党建创新,华西村党群关系融洽、社会环境和谐,为村级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5年,华西村实现可用资金近30亿元,人均收入8.98万元,华西人越来越幸福。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