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持项目】“科技是***生产力”,这句名言应用在生产型企业中尤其适合。无论是管理到执行、研发到生产、制造到交易都一一映射出科技的重要性。从保洁的数字工厂到大众的自动化工厂,从宝马德国莱比锡工厂再到长虹的自动化无人工厂,作为科技基础的基石——信息化应用是关键所在。
近日,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绵阳启幕,在长虹展区前,CHiQ(启客)系列家电依旧是现场的关注热点。相对于半年前初露端倪的CHiQ家族,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步由最初的神秘感到现在的技术性上。
一位参观者在CHiQ产品前,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咨询,“我非常好奇,你们的CHiQ家电是如何做到短短的半年时间接连推出不同产品的?还不停的在更新、迭代……”。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长虹的“以人为中心”开始说起。
在长虹看来,再“高大上”的科技水准若脱离了用户,也只能是“自娱自乐”。企业以用户为核心,就要懂得用户需求,在进行了有效调研后才能推出解决用户使用痛点的针对性产品。而缩短从调研到研发,从制造到生产,从交易到售后的漫长过程的武器,则是信息化应用。
作为国内首家“智能化系统管理平台”的搭建者,长虹将信息化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环节。无论前端的研发平台,终端的制造平台,后端的交易平台,信息化身影随处可见。在信息化体系下,互联网、大数据、云到智能制造、智能研发和智能交易各个环节被相互贯通,在先进制造与基础管理的支撑下,长虹的人效、财效与物效均得到全面提升,并从企业内部的协同向产业链协同应用演进,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办公效率。
下面让我们以点带面的了解下信息化平台下长虹的改变……
场景一,一个工作人员拿着一张费用申报表,东奔西走挨个办公室敲门,折腾了一上午只为找领导签字。当敲到某个门后,旁边的办公室秘书冷冷的来一句,“对不起,主任刚刚出差,找他签字请等到下周……”。这时候的员工必然情绪受阻,这种负面情绪继而转化为闲谈中的吐槽,久而久之一传十十传百,逐渐的或许还将形成一种固有文化……
换个角度,用愉快的心情来看看下一个场景。
场景二,依然是一个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端起咖啡轻轻地喝上一口。舒缓的抬起手指,自如的在键盘上敲击。页面快捷的打开,“财务共享平台”软件界面开启,在1分钟后,网上费用申报迅速完成。继续喝口咖啡,用愉快的心情迎接即将到来签约的客户……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信息化的应用。这套被哈佛大学MBA选取的长虹“财务共享平台”只是长虹信息化应用的冰山一角。在研发中心、在UCD中心、在大数据中心、在快益点、在虹信公司……信息化平台几乎覆盖了长虹每一个办公角落,信息化应用几乎无处不在。
信息化给长虹带来了什么?答案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效率。
搭乘信息化快车前后的长虹究竟差距在哪里?下面我们继续用一个实例来佐证。长虹采购部门相关人员介绍,一单涉及800家供应商、6000多种物料、总计200多亿元的采购项目,只需要7个人就可以顺利完成。
7个人完成200多亿元的采购项目。如果用传统思想来评判,这几乎就是天方夜谭的“谎言”。抛开执行人员不谈,不具备信息化的企业单单这桩交易背后签字的领导,恐怕列出名字也要敲上几分钟……然而正是借助了信息化平台的应用,长虹将这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彻底简化。换个角度思考,几万人的长虹都保持如此效率,那么反馈到市场的“CHiQ现象”就不在神秘,频繁的推新、紧密的迭代,呈现在消费者眼前的便是电视之后推冰箱,冰箱之后空调上的场景了。
长虹不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但信息化的应用让长虹具备了最大制造业的基因,即“掌握科技,提升了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