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扶持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国家项目扶持网 【编译】 作者:dhy  2016-08-03
        10月31日上午,作为2015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分论坛之一的电子商务论坛举行,农村电商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以“农村电子商务生态圈的新模式”为主题,分享身边的真实故事,共同展望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

  共有62个“淘宝村”,农村电商发展领跑全国

  阿里巴巴研究院高级专家、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盛振中发布了最新的农村电商数据。

  到去年底,全国已有212个“淘宝村”。要成为“淘宝村”,一个村的电商网购销售额要达到1000万元,户数要超过100个。

  其中,浙江省“淘宝村”的数量与质量,走在了全国前列。最新数据显示,到今年上半年,整个浙江省共有淘宝村62个,此外,网上销售额在100万元至999万元之间的村子还有300多个。

  会上还公布了浙江省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10个县,依次分别为义乌、天台、永康、桐乡、温岭、苍南、云和、浦江、平湖和瑞安。

  放眼全国,农村已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电商市场。2014年,全国农村电商网上销售额为1400亿元,据保守估计,到2016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600亿元。

  “发展农村电商,有人才、宽带、物流等三座大山。”盛振中说,全国50万个农村有200万人的电商人才缺口,还有52%的农村不通快递。

  好在,已有一些“政策红利”传出。

  盛振中说,一是全国正在推进“电商进农村”,共投入20亿元扶持200个示范县,主要是完善物流、培养人才以及加强服务站点建设。二是全国将投1400亿元,到2020年,农村宽带将覆盖98%的行政村,要让快递实现“村村通”。

  “无疑,下一个五年,农村电商迎来黄金时期。”盛振中斩钉截铁地表示。

  常山探索农村电商3.0模式,遂昌看好社会化营销

  常山县委副书记王郁松和遂昌县网店协会会长、“遂昌模式”创始人潘东明,带来了两个县农村电商成功实践的鲜活样本。

  衢州常山,经济实力不算强,区位优势也不明显,不过有好山好水。

  去年10月,常山县开始谋划电商发展。当地出台了全国首部县域农村电商建设标准;制定了农村淘宝县级工作指南。在“互联网+”办公室的牵头下,建起了70多家淘宝店。

  常山县还在推“合伙人导师制”和“村点景点化”。

  “让村书记、村主任等村里的能人和农村淘宝合伙人结对,力推农村电商这项工作。”

  “每个淘宝村级服务站投入3万元,高标准打造,成为集聚人气的一处景点。”

  王郁松认为,这是常山人自己摸索的农村电商3.0模式。 潘东明经过5年的电商实践,也分享了一些经验。

  比如,差评的单子,90%的原因是链管理出了问题;产、供、销不分离的农民网商成功率低。

  他特别提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社会化营销,是农村电商新的发展机遇。

  潘东明说,前不久,他们网上卖临安地瓜,没有走淘宝、京东等平台,而是采取微商分销的模式,一天最多卖掉了7000斤红薯,当地村民都来不及挖。 未来,农村电商的“风口”在哪里?

  在圆桌对话环节,淘宝大学讲师罗远洪、临安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余斌、桐庐农村淘宝合伙人童第名等共同探讨农村电商的“风口”在哪里。

  罗远洪分享了一个故事:在石首县,30多个当地大学生通过APP送外卖,一天能卖出300多个饭盒,几乎把当地送外卖的店都PK掉。

  罗远洪认为,要找准用户的痛点,推动电商本土化。网上开店,绝不只是卖卖东西,更是要了解人们的需求。

  余斌更看重平台的搭建。10年来,临安的电商产业发展很快。2005年,第一批农民触网卖农产品,到去年,网上销售额突破了18亿元。

  但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因为恶性竞争、无序管理等原因,遭遇发展瓶颈。余斌介绍说,2013年,当地政府牵头,搭建了一个平台,包括,开出了淘宝·特色中国临安馆,开辟了电子商务园区,进一步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助推农村电商发展驶上快车道。

关键词:
推荐阅读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