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我国住宅用地地价的涨势已全面成形。
昨日,国土部下属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了《2015年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报告》显示,中央和地方对于楼市去库存化的支持力度不减,新政效应有所显现,土地市场也反映出局部的回暖信号,住宅用地地价达到5359元/平方米,环比增速超过1%,在所有用途土地中环比增速首位。
报告表示,今年二季度全国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地价水平整体稳步上升,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574元/平方米,商服、住宅和工业地价分别为6655元/平方米、5359元/平方米和 752元/平方米。相较于一季度,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增速均呈现出上升态势,住宅用地增速攀升尤为明显。
对于住宅地价增幅最高的原因,《报告》分析称,主要是楼市的回暖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土地市场的预期向好,二季度全国住宅地价环比增速位居各用途之首,局部地区市场的上涨动力显现。然而,业内也表示,相关部门需要注意到,今年二季度,在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明朗的同时,整体分化现象也较为明显,据统计局数据显示,重点城市商品房销售1-5月已转为正向增长,而非重点城市商品房销售仍然下降。受此影响,三线城市的住宅地价环比增速变动幅度明显小于一二线城市,反映不同类型城市间的分化程度有所加深。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昨日在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时也指出,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投资也好、价格也好、销售也好,情况比较好的还是一线城市和少数的二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中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都比较旺盛,所以房地产表现更积极一些。但是,多数的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尤其是一些四线城市,由于原来的房地产存量比较大,消化起来需要一定过程。
对于未来全国土地市场发展趋势,《报告》认为,今年三季度,部分城市土地市场或将迎来转化期,地价整体趋于温和上行,城市间不论是供需博弈还是量价变动,都将显示出更为明显的分化趋势,一些存量规模较大、需求支撑不足的地区或将长期面临较大的风险。